國立臺北科大附屬桃園農工 110 學年度第一次教師甄試試卷(國文科)
一、試簡要說明下列各著作的作者、內容及其成就與特色:
(一)《郁離子》
(二)《世說新語》
(三)《夢溪筆談》
(四)《天工開物》
(每小題 5 分,共 20 分)
二、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、蘇軾〈赤壁賦〉二文,文體分別為「記」體與「賦」體,而內容則皆融合敘述、 議論與抒情。試說明「記」體與「賦」體的文體性質,並對照分析〈岳陽樓記〉與〈赤壁賦〉中敘述、 議論與抒情的內容。(20 分)
三、107 課程綱要中,將國語文的學習內容分為「文字篇章」、「文本表述」、「文化內涵」三大主題,並進 一步說明:「文化內涵」即是文化學習,旨在透過學習活動中的理解和實作,認識本國文學、思想及 相關的人類文明。請先簡述莊子〈庖丁解牛〉、柳宗元〈種樹郭橐駞傳〉二課的內容要旨,並針對「文 化內涵」的學習內容,說明你在進行此二課教學時的教學設計。(20 分)
四、107 課程綱要說明「教材編選」原則:「課文宜兼顧傳統與當代範疇,重視語文與人文的關聯,並適切 的融入性別平等、人權、環境、海洋、品德、生命、法治、科技、資訊、能源、安全、防災、家庭 教育、生涯規劃、多元文化、閱讀素養、戶外教育、國際教育、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,以培養「關懷 社會的素養與能力。」試以韓愈〈師說〉一課為例,說明教學時如何實踐「語文與人文的關聯」,並 適切融入相關議題。(20 分)
五、國語文教材中現代散文與現代詩的課文,由於內容通常較為淺白,不須花費太多時間解釋字詞與翻 譯文句,因此,教師教學時反而不容易掌握教學重點。你對現代散文、現代詩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重點 有何見解?請舉課文實例(不限定版本)加以說明。(20 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