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109 學年度正式教師甄選國文科試題
第一題:共 25 分
(一)填空題(5 分)
1.〈岳陽樓記〉: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( )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,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
2.〈漁父〉:聖人( ),而能與世推移。世人皆濁,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?
3.〈蘭亭集序〉:每覽昔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嘗不臨文嗟悼,不能喻之於懷。故知一死生為虛誕,( )。後之視今,亦猶今之視昔。
4.〈諫逐客書〉:是以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( ),故能明其德。
5.〈庖丁解牛〉:良庖歲更刀,割也;族庖月更刀,( )也。
(二)翻譯及作文(20 分)
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,然後道尊;道尊,然後民知敬學。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:當其為尸,則弗臣也;當其為師,則弗臣也。大學之禮,雖詔於天子,無北面,所以尊師也。善學者,師逸而功倍,又從而庸之;不善學者,師勤而功半,又從而怨之。善問者,如攻堅木,先其易者,後其節目,及其久也,相說以解;不善問者,反此。善待問者如撞鐘,叩之以小者則小鳴,叩之以大者則大鳴,待其從容,然後盡其聲;不善答問者,反此。此皆進學之道也。
《禮記•學記》
1.請翻譯以上文章為白話文。
2.請舉一篇高中選文為例,仿學測作文形式,與上文搭配,出一題作文題目:
(1)舉一篇搭配的高中選文,簡述理由,並說明可以融入哪些延伸議題。
(2)請寫出作文引言說明。
第二題:共 25 分
甲、蘇子曰:「客亦知夫水與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嘗往也;盈虛者如彼,而卒莫消長也。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,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與我皆無盡也,而又何羨乎!」
乙、須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夢一道士,羽衣蹁躚,過臨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「赤壁之遊樂乎?」問其姓名,俯而不答。「嗚呼!噫嘻!我知之矣。疇昔之夜,飛鳴而過我者,非子也邪?」道士顧笑,予亦驚寤。開戶視之,不見其處。(蘇軾 後赤壁賦)
丙、昔者莊周夢爲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,自喻適志與!不知周也。俄然覺,則蘧蘧然周也。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,蝴蝶之夢爲周與?周與蝴蝶,則必有分矣。此之謂物化。(莊子 齊物論)
閱讀上述甲、乙、丙三段文字,回答下列問題:
請利用乙、丙兩段資料,解釋甲:「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,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與我皆無盡也」這段話的意涵?
第三題:共 25 分
屏東高中預計於高三下學期校訂必修開設一門「東亞哲學」的課程,其學習目標為:「引導學生認識儒、墨、道、法四家哲學,培養學生從眾家哲學角度進行思辨,並將所學運用於日常見聞,進而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。」請依照上述原則,規劃四週次課程(一次兩節課)的單元計畫書。內容須包含單元主題、單元目標、課程流程。
第四題:共 25 分
〈文心雕龍•情采〉:「昔詩人什篇,為情而造文;辭人賦頌,為文而造情。何以明其然?蓋風雅之興,志思蓄憤,而吟詠情性,以諷其上,此為情而造文也;諸子之徒,心非鬱陶,苟馳誇飾,鬻聲釣世,此為文而造情也。」以鑑賞教學的角度切入,引導學生賞析文章時,辨別何謂「為情而造文」、「為文而造情」?請從 108 課綱 15 篇古文任選一篇,與相關的現代文學(小說、散文、新詩皆可)為例,對比說明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