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讀完這本書了,有關於描述不可預期的事件根如何應對,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解答,這也是一本有關投資指南的一本書,有很好的對應與方法,想了解細節的你絕對不能錯過,很多學習的模範與方針,本書有點厚重,也是讀了2.3個月才讀完,算是非常的充實,希望對未來的你會有所幫助~
1.黑天鵝效應 推薦指數
引用至封面
博客來--黑天鵝效應 訂閱購買
書評
看完這本書,感覺有被震驚到,讀理工科的我,常常認為事情有因跟果,凡事必有原因
但黑天鵝事件開始舉例,很多事物都是事後諸葛,這是錯的,事實上是不可預測且極端的,例如歷史的片斷並不是用緩慢的曲線可以預測的(黑天鵝效應)(金融風暴 八八水災..)
其中舉出不透明的三元素來加以解釋,為何我們以為不會有黑天鵝效應
(1)理解力的幻覺,也就是,在一個比人類理解力還要複雜的世界裡,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知道發生什麼事
(2)回顧性扭曲,我們只有在事件結束後才評估問題
(3)過度重視真實資訊加上權威,飽學之事的能力障礙,尤其當事件創造出一個類別-當他被(帕拉圖化)時(過度解釋) 也因這樣,我們才對歷史或世界產生誤解,一切都是緩慢的過程。
那來探究一下,
什麼是黑天鵝效應?
簡單來說可以區分為兩種,一種是平庸世界,一種是極端世界-
A.平庸世界代表一切變化都不可能影響整體,單一樣本都是平順且溫和。有個簡單的例子是在一千萬的人口中,身高最高的人,都不會影響平均身高。
B.極端世界則相反,也就是所謂的黑天鵝效應,很難從過去的方式去預測(EX:財富就是一個例子,假設我們比較比爾蓋茲,少數的他卻影響整體財富,這也是本書要探究的原因
這本也提供很多謬論可以提供避免陷入錯誤的邏輯
1.雙程謬論(round-trip fallacy):前推可以,,後推則造成奇怪答案(ex:膳食纖維沒有營養,反推我們不該吃膳食纖維)
2.敘述謬論(narrative fallacy)我們看一連串事實時,很難不編織故事,把一連串用邏輯連結,讓他轉變更有道理,這也就是所謂的捷徑 p.s在快思慢想書中舉出系統一(快速不需思考的答案)種系統二(需常時間思考)的思維,人們喜歡把長篇大論簡短為邏輯短時思考的方式,以便可以迅速作出反應。而神經學家也作出類似的區別,系統一是邊緣(快速反應情緒處理中心),系統二是皮質(思考的部位)這也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。
3.官能性快樂:這裡特別抽出來是感覺有趣的論點,實驗結果發現,我們若一天賺一千萬不比一天賺一萬,賺365天來的快樂,這也告訴我們人通常把樂趣建立在小而頻繁的報酬流量上,反之痛苦若細水常流則會危害很深(EX:中國以前的水刑),而我們在極端世界裡,往往短期來看沒那麼危險,但事實上我們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,逃避於安全的界線~
4.沉默的謬論:,倖存者偏差一樣,我們常用活的人或是成功的人來作比較,但卻沒有考慮到失敗者的母體,因而產生錯誤的理論(EX:我們常以為成功人士作出10招百萬富翁很厲害有用,但這些有時沒考慮失敗者也有一樣特質與攻略) 5.對錯誤率的預測的錯誤觀念:
(1)變異數的重要:若一條河平均有四英尺深,千萬別渡過那條河
(2)預測完的時間拉長,預測功用會大大降低
(3)我們對特殊事件太過樂觀或悲觀
6.馬太效應(緣起:馬太福音: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,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去)
例如有人隨便引用一篇論文,而下一個人看了這篇也引用他,慢慢累積,就會多達上萬篇都引用這篇,但這篇真的好嗎,不是,只是剛好運氣使然,也可是累積優勢
7.偏好連結:例如英文有六萬多單字,但在日常生活中,大多人都只會用6千多的單字,集中且偏好。
此外書中也告訴我們,若我們不能進行預測,那我們該怎麼辦
1.在正確的地方當個傻瓜
2.正面意外的想法:其表示我們要試非常多東西,世界是由大型隨機進步所推動
3.人們通常與損失為恥,於是採用波動性非常小的策略,但往往有大損失
4.桿鈴策略:當你知道你會被預測所傷,最好的策略就是超保守與超積極,比如把85%放入極度安全的工具,另外15%放入那些高風險中,這樣你就不會因黑天鵝事件所受害
5.根本不會有人知道(採取積極策略)
A.將正面意外與負面意外加以區別
B.抓住任何機會或是任何看似機會的東西 小心明確的計劃(預測者,股票分析師,社會科學家...)
C.不要把焦點放在機率上(不知道事物),而是把焦點放在結果上(最後可以知道的事物),避免中了黑天鵝的陷阱裡面
這本書還有許多觀點沒有說明,也歡迎大家在下方作為討論,讓我們更了解本書所表達的意思與觀點,互相交流,希望也能因為這樣互相成長
下列也有關於推薦書單給各位
若你喜歡我們的評論與解析,也歡迎按讚分享,你的推薦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