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官方公布題目,若有侵犯版權歡迎告知,立即下架

壹、選擇題:佔0分(共0題,每題0分)
貳、非選題:佔100分(共5題)

1. 近年來,學界對台北的芳鄰—大屯火山群的了解多有進展,相關討論已由早期「是否為活火山」以及「還有沒有岩漿庫」,轉變為「岩漿庫的位置在哪裡」以及「岩漿庫還有沒有再度活躍的可能」,也因此對火山活動的監測也在學術興趣之外,逐漸加上天然災害減災避災的色彩,而成為與庶民生活更加相關的事情。一般來說,火山在爆發前,岩漿庫就會有異常的活動,影響所及,會有地震、地表變形、地熱流升高等現象發生,還會有火山氣體逸出(如附圖所示),這些都是火山活動監測的要項。當然,岩漿庫的異常活動不盡然就會隨之發生火山爆發,但不可否認相關監測在今日來說已是必要且須持續進行的工作。請就地震、地表變形、地熱流、火山氣體這四個主要監測項目,遂項說明可能的監測方式及使用儀器。(每項5分)

image
(圖取自《大屯火山群會不會再噴發》,作者宋聖榮)

 

2. 請說明:
(1)如何運用δ18O與δ13C判斷夏季季風地區和石灰岩洞穴內兩情況的氣候特徵,並解釋其原因。(10分)

(2)何謂大氣潮(atmospheric tides)?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大氣潮?(10分)

 

3. 蘇軾的作品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中,最後一句詩詞:「會挽雕弓如滿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」請以此句詩詞為題材,以天球與天球赤道座標的概念,說明此句詩詞在真實狀況的真偽。請依(1)引起動機之指導語、(2)重要概念說明、(3)結語,共三段落敘寫。(20分)

 


4. 下圖是1900年至2010年臺灣降雨指數TRI的時序變化,TRI是由臺灣各地降雨量資
料換算而得。圖中黑實線為年平均值,水平黑虛線是黑實線的所有年份平均值,粗
紅線是25年滑動平均。請據以回答以下問題。

image

image

image
(圖表取自《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-物理現象與機制(總摘要)》)
(1)請比較就總體而言,臺灣一年五季的降雨量特性。(5分)

(2)請分析近三十年來臺灣一年五季個別的降雨量特性變化趨勢。(5分)

(3)承上題,請分析這些變化趨勢對臺灣水資源可能造成的影響。(5分)

(4)承第(2)題,如果這些變化在未來三十年持續依同一趨勢持續下去,你會建議政府決策者在當前的相關政策上應注意哪些事項?(5分)

 

5. 108高中地球科學課綱海洋學的相關學習內容較少,而且在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之間的概念連結較為薄弱(如以下對照表),請設計一段「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」課程單元的教學流程,以同時兼顧「加強前述海洋學概念的連結」與「實踐高中自然科學部定必修學習表現」。(請註明各教學流程所需授課時間)(20分)

imag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